·“神舟”飞船的军事背景
2005年,在发射“神舟五号”飞船2年之后,中共军方又发射了“神舟六号”飞船。同发射“神五”一样,中国官方否认发射“神六”的军事目的,强调“和平利用太空”。然而,“神六”深厚的军事背景,却形迹昭然。
首先,同“神五”一样,“神六”的研制和发射完全由军队承担,具体承办单位是中共解放军四总部之一的“总装备部”。两名宇航员都来自空军,入舱前,首先向在场的部队首长行军礼。“神六”升空后,地面控制室里,都是清一色着军装的干部。对比之下,美国的相关计划,都由国家太空总署承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天项目都由科研部门负责。正是因为中国航天项目的军事化,使得其他国家有所顾忌,不敢与中国展开太空合作,而纷纷与美俄两国建立太空合作,美俄之间也展开此类合作。
其次,“神六”具有明显的军事用途。“神舟”系列的太空火箭,相当于长程洲际导弹,其中包含的“小动量空间火箭技术”,就是针对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中共军方明言:“神六”之后,就是发展中继卫星,然后建造太空实验站,形成“地空防护网”(防护毫无安全感的中共既得利益集团)。说穿了,就是要建立“太空作战基地”。“神六”同时肩负军事侦察和实验任务,比如,仔细拍摄台湾的地貌地标等。
再次,同“神五”一样,“神六”同样采用俄国技术。虽然,北京当局声称:“神六”的所有设备都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事实上,其着陆舱、轨道舱、回收舱,都是俄罗斯“联盟号”的翻版。宇航服和生命支持系统等设备,则是直接向俄国人买来的。总设计师仍然是曾留学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6年的王永志。现有的14名中国宇航员,包括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全都在俄罗斯受过训。
中共军队的“现代化”,实际就是“俄国化”,俄国的装备,俄国的编制。中国航天工程,也呈现“俄国化”,准确地说,是“苏联化”,因为,它隐含着与美国展开太空竞争的挑战意味。联想到上世纪末期,美苏太空竞赛,就包括太空军事竞争。苏联最终被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中共不计成本,追求虚荣,将军备竞赛扩展到太空,无疑正步上前苏联的老路。
是军事工程,也是政治工程。“神六”返航后,中南海在其贺电中声称:这是“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共高层挥霍巨资,原来也是 “政治工程”。
·签署公约,北京的缓兵之计
政治上,中共逆历史潮流而动,与文明世界格格不入。名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履行国际义务方面,却历来消极,十分勉强,甚至反其道而行。对任何有碍于其国内统治的国际公约,或一概排斥,或拒不执行。
中共先后签署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就多达二十一项。但这些人权公约,放诸中国国内,中共当局或者宣称「保留」,拒绝国际监督和审查;或者偷换概念,自行其是;或者阳奉阴违,并不执行;或者,乾脆搁置,束之高阁,不让公约生效。
其中,至关重要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共当局於一九九七年签署,签署时,宣称对其中的「工人有权组织、选择工会,并有权罢工」等条款持「保留」。签署后,又拖了四年,至二零零一年,才由「人大」「批准生效」。但实际上,在中国,这一国际公约,从未被执行。
一九九八年,中共当局还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但却故意不让「人大」批准,以至於,这一公约,至今仍未能在中国境内「生效」,更远远谈不上实行。
至於《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中共当局於一九八六年就签署,一九八八年就由「人大」「批准生效」,但,不仅从不执行,还故意违反,大量製造酷刑。就在《国际公约》的高悬之下,为数眾多的中国公民,惨死於中共的血腥酷刑。
为了应付奥运会,中南海曾许诺,从二零零七年一月起,外国记者和媒体可在中国境内自由採访,然而,多数外国记者的经历证明,中国政府并未兑现承诺,他们的採访,常常受到中共各级政府的限制和干预。一遇到中国“有事”,中共还以安全为由,将外国记者驱离。
也是为了北京奥运,2007年,中南海宣布,中国将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但事实上,中共对其每年狂增的军费,除报告官兵加薪部分外,其余部分,均讳莫如深。辩称:“军事透明,不可能有统一标準。”
签署公约,国际压力下的妥协,对中共而言,不过是权宜之计、缓兵之计。所谓:佯举白旗,蒙混过关;说归说,做归做。都是厚黑路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