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南海厚黑學》之六十三《走向共和:历史的惊人相似》(上)



由国内制作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一度风靡海内外。

·寓意深长的镜头

该剧曾由北京中央电视台于2003年4月12日(萨斯瘟疫爆发高峰期)在“弘扬主旋律”的黄金时段隆重推出。不知何故,后期加速播映,每晚连播两到三集,以至于不到一个月,全剧即播映完毕。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部巨片的深刻寓意之后,突然传来中南海全面禁播该剧的消息。

该剧激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议。对该剧的艺术性、历史逼真感、和观赏价值,观众都一致予以肯定和赞赏。但涉及其寓意,则看法两极。一种看法认为:该剧重塑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历史“反角”,是为他们翻案,或为当今权贵背书,比如,以李鸿章的“卖国”合法,喻江泽民的“卖国”合法;或为当权者的“稳定”论寻找依据和说词。另一种看法认为:电视剧以一幅生动的近代史画卷,含蓄推崇孙中山等民主先贤所主导的共和革命,讴歌民主、自由、与宪政,讽古喻今,影射和抨击短暂民国之后的专制复辟,尤其是当代的独裁。

的确,这部长达59集的大型电视巨作,涉及几乎所有的近代重要历史人物。而且,该剧“大胆”修正了近代历史上的人物定位。剧中对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和孙中山等关键角色,都有全新的造型。但如果据此以为是为慈禧等人翻案,则未必。试看剧中若干镜头:

北京清宫(紫禁城,中南海),御宴。一百多道精美佳肴被唱着名摆上来,慈禧却叹了口气:就这么点儿菜,真没办法下筷了!

镜头切换,东京皇室。为了筹集海军军费,一再从内库(私库)中拨出款项的日本天皇,又宣布:从今日开始,朕每日只食一餐!

东京皇室。天皇听完首相有关甲午海战的战报(日方大获全胜,中方全军覆没),缓缓回转身来,含泪微笑道:朕饿了!首相于是大喊:快摆宴席,陛下饿了!天皇扬手制止。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来,是已经啃过一半的面状食物。天皇一边笑着,一边淌着热泪,一边大口啃食着那半截面食。

镜头切换,北京清宫,御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坐在膳台边,面前摆满了山珍海味,却不能下咽(因为打了败仗)。光绪劝道:亲爸爸,您吃点儿吧!所有的大臣都齐刷刷地跪下来,泣劝:太后,您就吃一点儿吧!

除却细节之外,还有同一时代两国总体气象的对照:东京皇室:天皇自律勤勉,国会激烈辩论,国民众志成城......北京清宫:太后高高在上,群臣跪拜,口称“奴才”。或勾心斗角,相互告状,或诚惶诚恐,自煽耳光......

这类寓意深长的对照或暗示镜头,在剧中比比皆是。明白人可见,无所谓褒,无所谓贬。客观主义,才是该剧奉行的原则。将史实与场景客观地呈现于你面前,由你自己,带着你的智慧,去鉴别,去评判,其中的是非曲折,其中的谬误真理。毕竟,现实是复杂的,不论好人还是坏人,都不会在额头上刻下好或坏的标签。相形之下,那些脸谱化的所谓历史剧(如《雍正王朝》),大可以休矣!

大凡对中国近代史有一点概念的人,都非常清楚:晚清与后共,这两个相距百年的专制王朝,从本质到形式,都有惊人的相似。 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历史常识。《走向共和》,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为这两个具有惊人相似的王朝做进一步形象的背书和诠释。


·后共与晚清:何其相似

经济上,闭关自守达二百多年的满清专制王朝,正受到当时来自境外海上贸易(全球通商)的冲击;而上世纪末,闭关锁国达三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同样面临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一体化浪潮的挑战。政治上,清王朝面对国内外立宪或共和变革的压力;共产党则受制于海内外民主改革的呼声。

其间的许多口号、事件、与人物,甚至完全可以划上等号:

晚清主导的“洋务运动”,等于后共实施的“改革开放”;晚清国策“祖宗之法不可变”,等于后共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或“稳定压倒一切”;晚清主张“富国强兵”和“船坚炮利”,等于后共口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军事现代化”;晚清所谓“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等于后共所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外交上,晚清有“外须和戎”,故签《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后共有“韬光养晦”,故签《中俄边界条约》、搁置钓鱼台和南沙群岛等争端。

晚清首创“十里洋场”上海,后共炮制“经济特区”深圳;晚清声称“千年未有之变局”,后共吹嘘“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事业”;失败的“八九民运”,等于流产的“戊戌变法”;太上皇邓小平,就是当代“老佛爷”慈禧;被软禁的赵紫阳,恰是被软禁的光绪皇帝;忙于媾和的李鸿章,岂不是到处“消气”的朱熔基?如今的“太子党”,正是当年的“八旗子弟”;至于官场腐败,百年后与百年前,不仅酷似,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不愿意承认当初满人入关后,华夏实际上已经亡国丧国,至少要承认,满清是一个外来政权;严格地说,共产党也是一个外来政权,一个由德国人和俄国人混血的怪胎。连毛泽东都承认,他死后,是要去见马克思,而不是孔夫子。非但不见, 还要“批孔”。在《毛泽书信集》中,毛泽东明白地告诉蔡和森:“吾深恶爱国主义,而主张国际主义。”值得留意的是,在整个《走向共和》的电视剧中,没有“中国”之称,只有“清国”或“大清”之谓。不可小觑,编导之良苦用心。

说得宽一些,百年前后的历史相似性,已经到了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当代任何一类中国人,都很容易在电视剧中找到自己的面目,识别自己的“前生”。不论你是在朝的当权派,在野的反对派,“体制内”者,“体制外”者,还是事不关己的平头百姓。

该电视剧展现了大量警钟与寓言式的历史画卷。臂如:剧中用相当篇幅,展示了百年前中日两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比(这一竞争和对比迄今仍在进行)。当时,中国海军(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结果,却在与相对弱小的日本海军决战中,全军覆没。船坚炮利(硬件)何益?只要制度与人心(软件)未变,表面上的富强俨然贫弱的面具。海军走私,假弹演习,与当今解放军情形何其相类?

剧本因此昭示:不应该仅仅是富强,富强未必救中国。这是历史一再留给中国人的警训。毕竟,历史上,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到“康乾之治”,中国的富强不止一次;今天的所谓“繁荣”,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今天的所谓”繁荣”程度,更远非“空前绝后”。(仅二十世纪10至30年代,那段被公认为“内忧外患”的年代,中国经济就一直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快速增长。) 富强,为救国的必要条件,却绝非充分条件。

这个道理,即便是那些负笈海外,“光宗耀祖”的留学生们,也多数没有明白过来,百年前如此,百年后依然如此。比如,大名鼎鼎的严复,彼时,是留洋海外、学有所成的代表人物,回国后,不仅没有为中国的彻底改造鼓与呼,反而与杨度等守旧势力同流合污,组成所谓“筹安会”,力主袁世凯称帝。谓之符合“中国国情”。其所学矣,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其所为矣,助纣为虐,遗祸千古。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是钱学森等辈,以“爱国”为名,倾其所学,充当独裁者的“导弹之父”;以“科学”为名,伪证“亩产上万斤”为“真理”。相信“钱学森们”回国建设的初衷本来良好,但落入极权社会的陷阱之后,却身不由己。试想,在“文革”武斗或八九年血洗我莘莘学子的枪膛中,有多少弹药,是“钱学森们”的杰作?而在钱学森之后,为独裁者歌功颂德者,依然前赴后继,如李政道、杨振宁等人,何尝不在此列?

令人痛心的是,“钱学森们”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就在眼下,就在全美、全加、乃至全世界“汹涌澎湃”的中国留学生大军中。据知,一些人当了“海龟”后,对封锁互联网贡献甚巨,闻之令人欷嘘!受了文明的教育,却改不了对抗文明的“反骨”。

眼下,在中国御用知识界(甚至其对立阵营),又在流行一种说法:如果不是孙中山闹革命,满清通过“洋务运动”,将缓慢走向“君主立宪”,进而实现中国不流血的变革,早已迎来共和与民主。此论意在责备孙中山等人及其革命,“搞乱了中国”。同时暗示,任由共产党统治下去,只要经济发达了,民主自然而来。此论不管是出于理想主义还是一厢情愿,也算是“一家之言”吧!然而,革命之产生,每每源于旧势力的顽固。当权者如果不主动加快变革步伐,革命的风暴必不期而至,付出的代价,不仅是旧势力的覆亡,也将是整个社会裂变动荡的成本。 纵然有此成本,责任不在革命者,而在旧势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