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习近平的权力尴尬:敌人在内部

习近平上台以来,竭力拉抬、任命自己的亲信、心腹,多半是他任职浙江和福建时期的旧部,组成所谓“习家军”。只要有官员任免机会,习近平都尽力安插习家军,一处也不放过。哪怕武汉爆发大瘟疫,习近平也不放过机会,大发国难财,有关湖北和武汉的官员升降,他都急忙用习家军卡位。


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团团伙伙,这些定义用在习近平和习家军头上,再合适不过。


习近平先后与江派、团派、太子党和政治老人恶斗,以求得习家军一家独大、习近平一人独大。然而,斗到今天,战火逐渐延烧到习家军内部。


6月,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手下的公安局长邓恢林被抓,重演前三任重庆公安局长的宿命。同月,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突遭免职,去向不明。7月,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被调离,调回北京任文化与旅游部党组书记,明升暗降。鉴于陈敏尔、孟庆丰、胡和平都是习家军人物,证明即便是习近平自己的亲信人马,对习而言,也并不可靠而状况不断。


或许,按照毛泽东的话说,他们都是“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连习家军都靠不住了?习近平细思极恐,或常常吓出一身冷汗。


与前些年习近平选择性反腐必大造声势不同,如今,由于反对习近平的人太多,他们所居官位太敏感,以至于习当局已经不便公布对他们的查处,甚至不公布他们的去向。比如,没有公布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突遭免职后的去向。5月至7月间,北京卫戍区司令王春宁突遭免职,同样去向不明。习当局盘算的是,公布出来不但起不到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反而可能起到鼓舞或启发其他反习人士的作用,同时也让国内外看热闹,议论纷纷,脸面上过不去。


习近平曾向党内喊话:“我们党有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我看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没有第二人。《红楼梦》第七十四回里,贾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说过一句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习近平很清楚,他真正的敌人,不在国外,而在国内;不在党外,而在党内;不在基层,而在高层;甚至于,派系缠斗之间,如今敌人已经就在习家军内部。


这一切怪谁?怪习近平自己,怪他所死守的那个制度。有美国媒体报道说,习近平身边的“智囊团”都是强硬派,故而形成了一整套强硬政策,即极左政策。举凡从新疆政策到香港政策,尽皆如此。其实,“智囊团”是否强硬派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习近平本身是强硬派,故而他听不进温和派的话,只听得进强硬派的话。或者说,前者不对他胃口,后者才合他口味。于是,选择和淘汰的结果,他身边的“智囊团”当然就只剩下强硬派。准确而言,都是迎合他的强硬派。


习近平上台近八年,按一般外国首脑任期,已接近两个任期届满。但八年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方面,用一事无成都不足以形容,应该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内政外交一败涂地的习近平,竟仍然身陷权力斗争的泥潭。并非他乐在其中,而是他威信不足、德不配位,令官心不服、人心不服。更要命的是,情况昭然如此,习近平仍绞尽脑汁地谋权,甚至不切实际地贪求长期执政或终身执政。习近平眼高手低,每每陷入权力尴尬。 从习近平的权力尴尬再次见证,这个一党专政制度的失效、失灵、失败,因为权力来路不正,并非来自人民、并非来自选票,而是来自于中共高层的小圈子。本质而言,来路不正的权力不具合法性,必然受到拷问和挑战,甚至随时遭遇不测和颠覆。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Recent Posts

See All

今年10月27日,中共前总理李克强突然离世,立即在全国引爆悼念潮。从他的故乡安徽省合肥市,到主政过的河南省郑州市,数以万计、数十万计、乃至百万计的民众日夜排队献花、写满悼念卡。而在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主要城市、城镇、校园,都有不同程度的悼念和缅怀,或是一束花,或是一张卡,或是一条横幅,各地民众哪怕以游击快闪的方式,也要表达对李前总理的悼念或纪念。风行上海的万圣节,也充满了悼念李克强的元素。 这些场

今年10月下旬,中共召开两月一次的人大常委会,宣布免去李尚福的国防部长职务,同时免去李尚福和秦刚担任的国务委员职务。后者已经于7月底被免去外交部长职务。习当局在李尚福失踪两个月之后,终于交代了他的下落。算是在一只靴子落地之后,另一只靴子也终于落地。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再次应验中国网民名言:所谓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习当局宣布免职李尚福,与免职秦刚有两大不同。其一,对秦刚的处理,分步到位,先是免

10月7日,中东发生骇人听闻的攻击事件: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组织,突然大规模攻击以色列,直接攻击平民,超过1300人遭屠杀、近200人被劫持为人质,并公然挟持人质游街示众,极尽凌辱。暴行骇人听闻!这是不折不扣的恐怖主义和恐怖攻击。以色列称之为以色列的“九一一事件”或以色列的“珍珠港时刻”,恰如其分。 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国家对哈马斯予以严厉谴责,对以色列寄予极大同情。中国,作为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