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假如中美開戰》第七章之三:貌似强大,解放军是纸老虎(下)


中共将领多为北方人,恐缺少谋略


检视解放军高级将领名录,外界会惊讶发现:中共军头都是北方人!作为最高指挥机构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军委主席、二名副主席,都是北方人;其他八名中央军委委员,分别兼任国防部长、解放军四总部首脑、海空军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都是北方人;现役中将、上将、各大军区司令员中,绝大多数,也都是北方人。(在为数甚少的南方籍将领中,有些从籍贯看似南方人,其实在北方出生、长大,仍算北方人,如刘少奇之子、上将、总后勤部政委刘源。)


这与共军早期或前半期的情况截然相反。早期共军创始人、打江山的将领,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受封的十大元帅中,九人是南方人;受封的十大大将中,全数是南方人。相应的,中共开国领袖中,绝大多数,也都是南方人。


其实,近代中国革命,其带头人物、领袖集团,都以南方人为主。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到共产革命,莫不如此。


解读这一现象,须透视中国南北方人性格。相对而言,北方人更耿直、老实、简单、服从;南方人更含蓄、多心机、复杂、善变。于是,在动荡年代,藐视权威、敢于造反而足智多谋的南方人,开创基业,容易出头;但在和平时代,性格憨厚、思想单纯而表现顺从的北方人,守成事业,更容易让上级放心、更容易获上级青睐而得到提拔、重用。


历经建党九十多年、建军八十多年、建国六十多年,中共解放军军头,从以南方人为主,演变到以北方人为主,写照了从事业开创到事业守成的滑落过程。换言之,北方人逐渐得势,南方人逐渐出局,这一变迁,本身呈现出解放军官僚化、弱化和僵化的轨迹。


相对而言,北方人的短处,是缺少谋略,心浮气躁。北方军头领军,极可能成为解放军的有一个致命伤。一旦有战事,更易遭败绩。



中日钓鱼岛之战,或重演清日海战


中共喉舌与军头,常常吹嘘自己军备军力如何了得,但,稍具军事常识者,都知道,战争的胜负,未必取决于装备和军力。政府信誉、军队素质、国民精神,以及国际上的人心向背,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1894年,清日甲午海战,清廷之败,不在国力和军力(远超日本);日本之胜,不在船坚炮利(远逊清廷);胜败因由,在于清廷官场与军队的的腐败透顶和骄奢淫逸。中共对内宣传: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昭示的却是,腐败才要挨打。满清北洋水师,大败于日本海军,并非硬实力不足,乃软实力不济——晚清政权腐败、军队糜烂、民心涣散。历史噩梦,犹令中南海惊魂。


对照今日中共与晚期清廷,腐败,糜烂,傲慢,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经济上、生活上的腐败,还有精神上的腐败:死守专制,坚拒政改,闭关锁国,至少是意识形态上的闭关锁国。中共念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犹如清廷誓言“祖宗之法不可变”。

中日开战前夕,与当年清日开战前夕,还有相似之处:安倍的改革,使日本重新处于上升阶段;而北京在意识形态上的闭关锁国,让中国继续陷于愚昧。这些,都与1894年清、日两国政情、民情的差别接近。


如晚清打造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一样;中共也已打造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军力(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13年全球最新军力排名)。专制中国,又熬到了“船坚炮利”的时候,区别只是,当年的满清,对外采守势而非攻势;今日中共,对外采攻势而非守势。或许,中共认为,那恰恰是晚清的教训。中共迷信法西斯哲学:“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希特勒语)


论常规战,日本自卫队定能战胜中共解放军。如中共使用核武器,则激将美国使用核武器,其结果,将是中共政权的彻底覆亡。可以判断:把政权安稳和既得利益置于重中之重的中南海,尚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至少在目前条件下,它不敢轻举妄动。


一再忍让、退让的日本,实在不必畏战,也无须避战。相反,应该主动迎战。中共海军、或第二海军(海监局)、或渔船(间谍船)不断进犯钓鱼岛,日本正好诱敌深入,在钓鱼岛海域布下疑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精锐,围而歼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