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假如中美開戰》第三章 之二 “保钓害国论”,亲日派旋即失声(下)

胡锦涛亲口说:没有日本经援,就没有中国现代化


韩晓清文章中,引用胡锦涛访日时的说法:“没有日本的ODA援助项目,就没有现在中国的现代化。” ODA援助项目,指日本经援和日元贷款。那是2008年,胡锦涛访日时,亲口所言。之前从未在中国国内媒体上刊载。韩首次公开胡的这个说法,等于揭穿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秘诀之一,并非中共“治国有方”,而在于日本的经济援助。中共对钓鱼岛的进攻姿态,似乎表明,中国利用日本经援崛起后,要反咬日本一口,演绎新时代“农夫与蛇”的故事。


除了日本经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04年之后,才退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而自2007年开始,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经贸的依存度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2年6月,日本外务省公布,1979年至2010年间,中国共获得日本3,316,486亿日元(2,638亿人民币)的开发优惠贷款、155,786亿日元(124亿人民币)的无偿援助,以及173,916亿日元(138亿元人民币)的技术合作资金。总计援助达3,316,486亿日元(2,900亿人民币)。


日本对华贷款和援助,为中国建设起两百多个大型项目,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及武汉、西安、兰州等地机场;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地铁一号线、北京-秦皇岛铁路扩建工程、大同-秦皇岛铁路、北京污水处理厂、上海宝山钢铁厂改造、重庆城市铁路、青岛港扩建、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杭州-衢州高速公路、深圳盐田港一期工程、大窑湾大连港一期工程,等等。


没有日本经援,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胡锦涛这番“大实话”,可以比拟当年毛泽东的那番“大实话”:没有日本侵华,就没有共产党的天下。由此也可洞察今日中共,打反日旗号、掀反日狂潮的心理动机:以反日宣传冲洗当年中共通日行径,这类行径,通常被中国人定义为“汉奸”行为;以反日面目遮掩日本经援拯救中共政权的秘密。


一段可以参照的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共建政后不久,毛泽东亲自下令逮捕潘汉年(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指控他是“内奸”,判处无期徒刑。原来,中日战争期间,潘汉年曾受毛泽东亲自委派,与南京汪精卫政府和侵华日军总部保持秘密联络,谋划日、汪、毛三方共同对付当时浴血抗日的国民政府。中共建政后,毛企图撇清这段历史,硬是将潘投入黑狱,不得见天日,等同杀人灭口。


除了胡锦涛的亲日言论,属于胡锦涛团派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副总理汪洋,也在中日严重对立的时刻,出面缓和局势。2013年3月22日,李会见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指出:“中日两国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这种不正常状态对双方不利,会两败俱伤。”并说:“虽然很难,但有信心解决问题。”


2013年4月16日,汪洋会见以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为团长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代表团,汪道:“坦率地说,中国有今天的发展,是因为得到了日本政府、日本企业的协力。”并强调“作为经济大国的中日两国,无论发生什么也都该加深经济关系。”事后,汪洋被部分中国网友骂为“汉奸”、“卖国贼”,相关帖子保持一周而未遭删除,显示中共党内强硬派与温和派的激烈争斗。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