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被称为鹰派人物的安倍晋三,再度出任日本首相。首先派出外相岸田文雄出访亚洲邻国,首站访问与中国有直接领海争端的菲律宾,继而访问新加坡、文莱和澳大利亚,“强化地区安全合作”的目标,直指北京。
日本资金,转进东南亚
副首相麻生太郎出访缅甸,宣布免除缅甸所欠日本5000亿日元债务,日本企业同期跟进,大举投资缅甸,被视为挖中共墙角。2013年4月,缅甸反对党领袖翁山淑姬访问日本,受到元首级超规格待遇,体现日本对翁山淑姬及民主缅甸所寄予的厚望。
此时,缅甸政府军与克钦族战争升级,北京疑似背后捣鬼、意图牵制缅甸。另有证据显示,中共向缅甸最大少数民族佤邦族提供武器,暗中鼓动他们在缅北生事,对抗正行政治改革的缅甸政府。
继外相之后,安倍本人亲自出马,先后造访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其中,访问越南是重头戏。因越南也与中国陷入领海争端,日越携手对抗北京,顺理成章。日本是越南最大援助国,也是越南最大投资国。安倍访越,承诺再追加援助5亿美元,越南感激不尽。
上年,因中共策动反日暴力示威、日本企业蒙受超过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日方理应痛定思痛,加速转资东南亚。中国原本是日本最大投资国,但自2010年始,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已经连续两年超过对中国投资。中共政权的非理性面目,终于吓倒了日本商界。
交好蒙古与俄国,日本包抄中国
2012年10月,野田俊彦当政时期,中日冲突尖锐之际,日本外相造访蒙古,阐述日本尖阁诸岛的主权立场,蒙古表示“理解”;2013年3月,安倍访问蒙古,强调民主自由、和平、互助的共同价值观。处在中俄两个极权大国之间的民主蒙古,渴望与日本这样的民主大国联盟。蒙古民众对日本最有好感,称为“最应该深交的国家。”日本则将蒙古排在对外援助的首位,截至2010年,日本已经援助蒙古22亿美元。
2011年,中国宣布减少对日稀土出口后,蒙古立即表示,愿与日本合作开发蒙古的稀土资源。迄今,全球90%的稀土资源来自中国。当日本于2013年初在自己的小笠原群岛和南鸟岛一带发现丰富稀土资源后,日本对中国的稀土资源依赖旋即失去意义。2013年1月,蒙古突然停止向中国出口焦煤,表面原因是价格,实际原因远为复杂。蒙古为中国焦煤最大来源国,占中国焦煤进口总量三分之一以上,如停止供应,可削弱中共战略资源。
安倍政府还向与日本有岛屿主权争端的韩国和俄罗斯派遣特使,用心改善关系。2013年4月底,安倍晋三访问俄罗斯,成为十年来首次访俄的日本首相。日俄双方发表联合声明:重启中断十年的和平条约谈判,以解决日俄之间的领土争端。俄国需要日本的能源市场,日本需要俄国的地缘战略合作。日俄套近,中国不安。习近平先于安倍晋三一个月的访俄效果,形同抵消。更具看点的是,日俄双方随后举行外交与防卫部长级磋商,并将在能源和经济领域加强合作。这些,都被解读为对付中国,让中国“三面受敌”,即面对亚洲三强(俄罗斯、日本、印度)的钳制。可以想见,一旦日俄领土争端得到解决,日俄必联手对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