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海争端,北京展示霸权主义
“中国正在恃强凌弱,欺负邻国。中国告诉我们,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但当我们做的事惹其不高兴时,他们就会说你让13亿人民不高兴了。”
—— 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关于南海,邓小平时代的提法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朱镕基任总理时期,出访东南亚,也是这个提法;2002年,中共与东盟各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承诺“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
但随后近十年间,北京自恃国力膨胀、武力足备,逐渐淡化该《宣言》,最后干脆将该宣言抛到一边。北京开始拒绝多边协商,转而提出,只能与相关各国“一对一”谈判,各国戒心顿起。中共立场转变,是随着南海探测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之后。
渐渐地,北京开始对周边国家出言不逊、颐指气使、傲慢无礼。同时,姿态日趋强硬,在争议水域动作频频,尤其针对越南和菲律宾,肆无忌惮地驱赶、撞击对方渔船,殴打对方渔民。其面目,犹如全副武装的中共军警在国内对付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
到了2010年3月,中国政府突然高调宣示:南海主权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北京点火,南海争端骤然升温。东南亚各国紧张,思谋以“多边协商”的分进合击(合纵)来对付北京“一对一解决”的各个击破(连横)。
2010年7月,东南亚联盟举行峰会,作出决定,将邀请美国和俄罗斯加盟,使东盟格局由东盟加三(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加六(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 ,变为东盟加八(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俄罗斯)。东盟用意在于,引进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国,来抗衡中国在亚洲地区的独霸地位。
会上,12个与会国均明确强调解决南海争端的“多边协商”机制,反对北京主张的“一对一解决”机制。美国、欧盟和印尼,纷纷表态,支持东盟国家立场。美国国务卿指出∶“美国不支持任何一国的主权要求,希望各国协商解决。“美国的这一温和立场,仍被解读为针对中国而支持东盟。因为北京宣称拥有全部南海主权。
出席东盟峰会的中国外长感到尴尬、恼火、恼怒,发表了“情绪激动和措辞激烈”的言论,声称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对中国的围攻”。国际媒体纷纷以“遭到围攻”、“四面受敌”、“陷于孤立”等词汇,描绘中共在这届东盟峰会上的窘境。会后,中国外交部又发表措辞强硬的“文告”,集中抨击美国。于是,是年中美之争,从黄海扩大到南海,从硬实力的比拼,扩大到软实力的较量。因为这次会议,北京御用学者哀叹:中国在亚洲的十年外交经营毁于一旦。
2011年6月,东盟各国海军司令齐聚越南,商讨应对中国之策;同年11月,东盟各国外长齐聚印尼巴厘岛,商讨“具有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也是针对中国。北京的自我膨胀,招来南海周边国家的一致对抗。
争夺黄岩岛,中共在菲律宾得手
黄岩岛是中国称谓,菲律宾称帕纳塔格礁(Kulumpol ng Panatag),欧美称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距中国海南岛500海里,距菲律宾苏比克港100海里。依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法》,明显处于菲律宾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内。北京印制中国地图,把该岛刚好划在中国九段线上。
2012年4、5月间,中、菲舰船对峙于黄岩岛。中共以军事恐吓和经济压迫等手段,胁迫菲律宾退让,双方对峙月余。后在美国的调停下,中菲双方都同意撤走舰船,结束对峙。但中方舰船撤离时,却暗中铺设一条缆绳,锁住了该岛浅滩入口,待菲方松懈后,假装撤离的中国舰船又突然折返,以诡诈手段,控制了该岛浅滩入口,阻挡菲律宾渔船进入。这一“成果”,被北京御用学者称为“黄岩岛模式”,津津乐道不已。
受骗上当的菲律宾,依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中、菲都是签署国),诉诸国际法庭,要求给予仲裁。中国傲慢地不予理睬。北京御用学者甚至建议当局:退出《
联合国海洋公约法》。这一建议,从一个侧面证明:北京明知违反国际法,自知理亏;强占黄岩岛,属于侵略行径。
事实上,早在1995年,恃强凌弱的中共,就悍然强占了菲律宾的美济礁。菲律宾的教训,也证明亚洲国家联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共的战略战术,在于“各个击破”,今天对付菲律宾,明天对付越南,后天对付日本,极可能将邻国一个接一个地活吃生吞。犹如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对付其他六国的故技。设若亚洲国家不紧密联合而各自为阵,以弱抗强,或遭逐个吞灭。
黄岩岛事件,也给了美国教训,面对厚黑成性的北京政权,美国的善意调解,不仅无济于事,还反被利用。之后不久,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美国明确表态:不当调解人。这也是中共付出的代价:美国不再上当,不再充当调解人,只能选边站。
2013年5月底,趁菲律宾与台湾发生纷争之际,中国派出军舰、海监船、侦察船、渔船等共17艘舰船,开往南海仁爱礁(菲律宾称Ayungin Shoal),围困菲律宾驻军,对他他们实施断粮断水。这一岛礁,靠近由中共占领(1995年)的美济礁,又是通向礼乐滩的要塞,而北京宣称,拥有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礼乐滩,也属中共主权范围。 北京看准了,守卫这一岛礁的,不过是菲律宾海军一艘搁浅于此(1999年)的陈旧战船和区区十几名军人,无力对抗中共的入侵。然而,当美国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进入附近海域、并举行一场为期两天的军事演习后,中国舰船悄然撤离了仁爱礁。
此前,2013年4月,一艘载有12名船员的中国渔船在菲律宾图巴塔哈礁海域“搁浅”。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扣押了这艘中国渔船,逮捕并起诉中国船员,罪名包括破坏珊瑚、偷猎穿山甲、企图行贿及装运爆炸物。菲律宾怀疑,收集情报或寻机破坏,才是这艘中国“渔船”的主要使命。位于菲律宾西南海域的图巴塔哈礁海洋保护区,面积968平方公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之一。中共觊觎之心,甚至超越它圈划的“九段线”之外。
新版护照,北京扩张路线图
新版中国护照,于2012年5月酝酿,到12月正式发布。该护照印有“中国地图”,将南海争议海域、中印争议地区(中方称藏南地区,即印度控制的阿鲁纳恰尔邦)、以及台湾风景图案都纳入其中。北京的这个小动作,带有浓厚的意淫色彩,试图以偷梁换柱的手段,让世界习惯、并不知不觉地“认同”中国主权立场。
这个新版中国护照,实际就是中共对外扩张的路线图。立即引发周边国家抗议。越南和菲律宾拒绝在这种中国护照上盖章,意味着,持新版护照的中国公民将无法进入这两个国家;印度则针锋相对,向中国公民发放带有印度版地图的签证,使中印之间潜在的领土争议上升到日常往来的表面;台湾政府表示“决不能接受”,在野的民进党则发起反制行动:印刷“台湾是我的国家”的英文贴纸,发放给民众,贴上台湾护照;印尼向中国驻雅加达大使馆递交外交照会,表达抗议;美国表示严重关切,敦促北京重新考虑“由此传达的政治讯号”。
中共张狂,要登临检查外国船舶
2013年初,中国政府宣布,将在南海对外国船舶实行登临检查。中共突发此举,试图在形式上模仿美国,显示“我也是一个大国”。美国曾在部分公海上登临检查部分外国船舶,是出于某阶段执行对某国制裁措施的需要,这类制裁,通常来自于联合国决议,臂如,为防范伊拉克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预防伊朗或北韩获取核武材料,美国曾登临检查外国船只。
仅仅凭藉一个经济暴发户的硬实力,并无道德高度和意识形态优势,更无其他国家的要求,中共就想盲目模仿美国,显摆“大国”身段,只能让国际社会瞠目结舌。
中共要在南海登临检查外国船舶,是为了强制推销它圈划到邻国家门口的所谓“九段线”。菲律宾外长谴责中共姿态“犹如独裁者”,无意间旁证,对内的独裁很容易转化为对外的独裁;东盟秘书长指出,这是“一个严重的变故”、“可能引发重大事件”,意思是,北京正在开启战端、将该地区引向战争。
军演对军演,亚洲战云密布
中共牵头,制造南海紧张。各国军演,开始在这一海域登场。仅2011年夏天,就呈现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忙景象”。涉及南海主权争议的六个国家中,有三个国家动作最多,它们是:中国、越南和菲律宾。中国先后举行广东西部海域实弹演习、“环海南岛海上实兵演练”;又派出最大海事舰穿越南海;首只航空母舰“辽宁号”,也于该年8月下水。
同期,越南在南海海域举行实弹军事演习;越南总理签发征兵令,这是自1979年中越战争之后的首次;越南民众连续举行反中示威。菲律宾宣称,已经从相关沙洲和珊瑚礁上移除外国标示物,此处的“外国”,指中国;并将“南中国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除此之外,美国与越南、与菲律宾、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在同一海域的联合军演,也纷纷登场。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