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4月,中国湖南卫视制作一部电视剧《走向共和》,展现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的中国近代史。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全剧共59集,原本每晚播出一集,后期突然加速,每晚播出两到三集,每集都被删掉不少镜头,以至于,不到一个月,全剧就播映完毕。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部巨片的深刻寓意之后,突然传来中共当局全面禁播该剧的消息。
中国被禁电视剧,对比日清
这部大型电视巨作,看点之一,是生动对照了近代日清两国。比如,剧中,有这么一组镜头:
北京清宫(紫禁城,中南海),御宴。一百多道精美佳肴被唱着名摆上来,慈禧却叹了口气:就这么点儿菜,真没办法下筷了!
镜头切换,东京皇室。为了筹集海军军费,一再从私库中拨出款项的日本天皇,又宣布:从今日开始,朕每日只食一餐!
东京皇室。天皇听完首相有关日清战争的战报(联合舰队大获全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缓缓回转身来,含泪微笑道:朕饿了!首相于是大喊:快摆宴席,陛下饿了!天皇扬手制止。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来,是已经啃过一半的面状食物。天皇一边笑着,一边淌着热泪,一边大口啃食着那半截面食。
镜头切换,北京清宫,御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坐在膳台旁,面前摆满了山珍海味,却不能下咽(因为打了败仗)。光绪劝道:亲爸爸,您吃点儿吧!所有的大臣都齐刷刷地跪下来,泣劝:太后,您就吃一点儿吧!
……
除了这些细节对照,剧中还呈现近代日清两国总体气象的对比:东京:天皇自律勤勉,国会激烈辩论,国民众志成城......北京:太后高高在上,群臣跪拜,口称“奴才”。群臣勾心斗角,互相拆台......
晚期清廷与今日中共,这两个相距百年的专制王朝,从本质到形式,都具有惊人相似。电视剧《走向共和》,正是因为展现了这种惊人相似,而遭到中共当局查禁。
经济上,闭关自守达二百多年的满清专制王朝,受到当时来自西方海上贸易(全球通商)的挑战;而上世纪末,闭关锁国达三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同样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政治上,清王朝面对国内外立宪变革的压力;中国共产党则受制于海内外民主改革的呼声。
其间的许多口号、事件与人物,甚至完全可以划上等号:晚清主导的“洋务运动”,等于中共实施的“改革开放”;晚清国策“祖宗之法不可变”,等于中共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晚清主张“富国强兵”和“船坚炮利”,等于中共口号“强国强军”和“军事现代化”;晚清所谓“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人的技术,反过来对付外国人),等于中共所谓“学习西方科技,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晚清首创“十里洋场”上海,中共炮制“经济特区”深圳;晚清声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共吹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失败的“八九民运”(1989年),等于流产的“戊戌变法”(1898年);垂帘听政,太上皇邓小平,就是当年的“老佛爷”慈禧太后;被软禁的赵紫阳,就是被软禁的光绪皇帝;如今的“太子党”,正是当年的“八旗子弟”;至于官场和军队腐败,百年后与百年前,不仅酷似,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