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世界都不了解中國人》第六章之四:一切向錢看,認錢不認人(四)


中國富人,為富不仁


1989年,中國政府血腥鎮壓民主運動。其間,一個鼎鼎大名的富豪,責備學生「

太過份」,耽誤了他做生意,因而「支持政府鎮壓」。 此人就是當時的中國首富牟其中。他的說法,乃是典型的為富不仁。牟其中沒有料到,10年之後,即1999年,他被控「詐騙罪」下獄,並被判處無期徒刑。正是他當年舉雙手擁戴的那個政府,轉眼間又把他送進了監獄。


中國人斂財,每每藉助於官商勾結、權錢交易,行事介於黑白兩道之間,其財富,大多來路不正,反映其心術不正。正因如此,發財後的中國人,為富不仁。也正因如此,中國民間,充滿仇富心態。


阿里巴巴集團,是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公司,其屬下的「淘寶網」,超過Amazon和eBay的總和,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集市」。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原是民營企業家,但當其品牌顯露頭角之後,卻被紅色權貴盯上。馬雲自己,也正想巴結權勢,雙方一拍即合。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孫子、前總理溫家寶的兒子、前政治局常委賀國強的兒子、政治局常委劉雲山的兒子,紛紛入股阿里巴巴。更多領導人的子女,則充當阿里巴巴的高管。

完成權錢交易後,2013年,馬雲借口談企業經營,就天安門事件表態:「你在這個當口上,好像鄧小平在六四當中,他作為國家最高的決策者,他要穩定,他必須要做這些殘酷的決定。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決定,但這是一個最正確的決定。」馬雲的這番話,似乎是對天安門事件的表態,確保自己「政治正確」,免受不必要的干擾。


官商一體,權錢聯姻,使阿里巴巴迅速壯大,並走向國際。2014年,阿里巴巴到美國上市,很短時間內,就「圈錢」數百億美元。馬雲一舉躍居亞洲首富,超過曾長居亞洲首富的香港巨富李嘉誠。


2015年初,阿里巴巴與中國國家工商總局互杠。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監測結果: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正品率只有37.25%,換言之,淘寶網販賣的商品,62.75%是假貨,馬雲靠販賣假貨致富。但阿里巴巴一方,不僅毫不反省,竟斗膽反嗆國家工商總局「程序失當,情緒執法。」並悍然投訴工商總局網監司司長劉紅亮,指控他「吹黑哨」。


國家工商總局隨後公布「白皮書」,進一步指控阿里巴巴。但就在雙方劍拔弩張、鬧得不可開交之時,事件卻出現戲劇性轉折,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出面會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雙方居然達成和解:「將共同探索管理模式,促進網路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工商總局與企業,原本是監管與被監管、即貓與鼠的關係,如今,貓與鼠卻友好會見,「共同探索管理模式」,滑天下之大稽。


原來,身為阿里巴巴股東的太子黨們,群起出動,直接向主管工商總局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施壓,直到後者服軟。 馬雲提前布局的官商勾結,終於在關鍵時刻見效。一度瀕臨危局的阿里巴巴,因紅色權貴的撐腰,度過兇險,轉危為安。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國人篤信這個道理。中國人私心重,中國富人尤其私心重。中國富人,雖腰纏萬貫,卻很少對社會捐獻。提到慈善或捐獻,大部分中國富人嗤之以鼻。中國人狹隘的腦子,裝不下博愛與慈善的概念。


在美國,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留下遺囑:把95%的財富捐獻給非洲兒童。如果有中國富豪這麼做,捐出大部分財產給非洲兒童,中國人一定會罵他「簡直瘋了!」排名第二的富豪巴菲特(Warren Buffett),則留下遺囑:將80%的財富捐作慈善事業;慶生82歲那天,巴菲特一舉捐出31億美元用作慈善。


2010年,比爾·蓋茨與巴菲特曾聯袂到中國,遊說中國富豪捐資行善,竟遭到中國富豪集體冷遇。得知他們的來意,眾多中國企業家避而不見。


中國富豪,很少在中國捐獻,更極少在外國捐獻。罕見的兩例是,2010年,中國高瓴資本創建人張磊向其母校--美國耶魯大學捐款近900萬美元,中國人得知,罵他「吃裡爬外。」2014年,中國富豪潘石屹、張欣夫婦,與美國哈佛大學簽署協議,捐款設立1億美元教育慈善基金,首期捐出1500萬美元,中國人聞訊炸了鍋,有人罵他們「富得忘記了自己的皮膚是黃的」、「看不起自己的祖國和人民。」


這類咒罵,能夠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中國,卻斷不可能出現在美國。假如有美國人咒罵比爾·蓋茨或巴菲特:「富得忘記了自己的皮膚是白的。」往輕的說,是種族歧視;往重的說,是「白人至上主義者」,就是種族主義。在美國,種族歧視,種族主義,都是嚴重問題,動輒被告上法庭,付出沉重代價。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