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世界都不了解中國人》第十章之四:關係學與潛規則(四)


可怕的關係學與潛規則


熟人文化,滋生中國特有的關係學,而關係學又衍生潛規則。無處不在的關係學衍生無處不在的潛規則。就像中國政治層面不講法治、而盛行人治一樣,中國社會層面,不講規則、而盛行潛規則。如本書所述,即便在車禍事故中,也有「撞殘不如撞死」的潛規則。


林林總總的潛規則,支配着中國社會。病人求醫,要給醫生塞紅包,否則,難以保證治療效果;學生求學,家長要向老師塞紅包,否則,學生可能在學校受氣;青年男女要參軍,要向徵兵單位塞紅包,否則,端不上軍人這個鐵飯碗。官場要陞官,軍中要提干,都要行賄受賄,以至於,官場、軍隊,賣官買官,明碼實價。比如,提拔一個軍區司令,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開出的價碼是兩千萬人民幣。以至於,徐才厚一人海撈的現金,就堆積達一噸多重。


為中國女人量身定做的潛規則更多。女演員要走紅,需要跟導演睡覺;女主持要出頭,需要被高官包養;女人當官,需要姿色,還需要跟上級通姦,否則,這個「巾幗英雄」難產。


因貪腐和淫亂而落馬的杭州市濱江區委書記尚國勝,如此總結這類潛規則:男人就得「提錢進步」,女人就得「日後提拔」。中國網民對女官員的觀感是:「要麼自己是某人的精子,要麼是接受了某人的精子。」前一句說的是:她是官二代或紅二代,蒙父蔭,世襲陞官;後一句說的是:她是某官員的情婦,陞官從從床上起步。只要能躺下去,就能站起來,從床上培養到主席台。


「太子黨」、「紅二代」、「高幹子弟」,都是世襲為官的關鍵詞。這裡的潛規則是,只要是「太子黨」、「紅二代」、「高幹子弟」,那就是黨優先栽培的對象、明日之星。理由之一:政治老人放心,他們是「自己的娃兒」,可靠,能保住紅色江山。


另一個配套的潛規則是:刑不上太子黨。中國民間富豪,風光一時,但後來大都鋃鐺入獄,如牟其中、楊斌、黃光裕、周正毅、郭建新,等等;但,牢獄之災,卻落不到同樣是富豪的高幹子弟頭上,如江綿恆、李小琳、王軍、賀平、陳元,等等。習近平反腐,拿下一個接一個的大老虎,左打江派,右打團派,但就是打不到太子黨身上(僅薄熙來例外,只因圖謀篡位,危及習近平本尊)。何故?「太子黨」自有免死金牌,這又是不能說出口的潛規則。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