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各国抗疫,中国模式如何?复工与封城的矛盾

Updated: Dec 19, 2022

武汉肺炎蔓延全国,中共组织防疫控役。总书记习近平声称,他“一直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意味着,之前他亲自隐瞒疫情;之后,他亲自下令封城。然而,封城才三个星期,他又急急忙忙地亲自下令:复工复产。 民间反应不过来,以至于一边还挂着,“提前开工的企业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的大标语;另一边就挂起,“在家坐吃山空,赶紧出去务工”的新标语。两相对照,不仅是莫大的讽刺,更象征习近平决策的矛盾:既然封城封楼,如何复工复产?既然害怕居民外出形成群聚感染,如何又不担心复工复产后的另类群聚感染? 矛盾的决策,反应习近平的矛盾心态:如果大瘟疫蔓延,不仅祸及人民,而且可能拖垮政权,所以要封城封楼;但如果停工停产,不仅拖垮经济,而且也可能拖垮政权,所以要复工复产。 因大瘟疫而停工停产,中国经济损失每天高达2700亿人民币,还没加上巨大的财政支出。但因担心感染瘟疫,响应复工复产的企业并不起劲,工人也并不积极。比如,在习近平的权力发源地浙江省,复工率仅42%。无论习近平当局怎样喊破天的要求复工复产,人们心中有数:人命关天,健康比金钱更要紧,安全比经济更重要。至于中国经济是否大衰退、乃至大崩溃,已经不是普通民众所能考虑的范围,他们已经自顾不暇。 中国瘟疫祸及世界,而纵观各国的防疫控役,呈现不同模式。大致有三种:中国模式,韩国模式,新加坡模式。 中国模式,如武汉模式,全面封城,甚至封省、封县、封乡、封村、封楼、封户,外加封路。表面上,就地封锁传染源;但实际上,把健康人与病人封锁于同一空间,只能让当地更多健康人变成病人。


韩国模式,如大邱模式,半封闭半开放。封闭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教堂、日托中心和法院等公众聚集场所。但这个城市的大部分,继续开放如常。诸如交通、车站、餐馆、商店等照常营业,没有限制人员流动,甚至也没有禁止来自中国的游客。到处设有消毒、测体温的设备,有不适者随时报告并送医。特殊时候,自然地,人流减少。但这个240万人口的城市,生活照常进行,只是放慢了节奏。 新加坡模式,不封城,无抢购,生活井然有序。新加坡国土狭小,人口稠密,但政府从一开始就决定:不封城,不建议健康民众戴口罩。政府工作重心:保障病例的及时确诊和就医,追踪传播链,细致到街道和场所;确保信息公开、病例诊断通畅、医疗资源充沛、以财政补贴方式促使病人尽快看病。一月下旬时,以华人为主要人口的新加坡一度沦为中国之外的第二大疫情国,但一个月下来,108个病例中,58人治愈出院,0死亡。从“重灾区”变“模范生”,新加坡模式广受国际社会称道。 作为这场大瘟疫的制造者和源头,北京不仅没有反思和道歉,反而急于向世界宣传“中国抗疫模式”、“中国抗疫经验”,甚至于急忙推出《大国战疫》一书,但几天后就下架。北京当权者最后大概也意识到,对比其他国家的抗疫模式,中国模式不仅不是最佳,还很可能是最差。关起门来对国内民众宣传“伟光正”也就罢了,硬要到国际上兜售,恐怕只有出洋相的份。

Recent Posts

See All

当下时刻,应该是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最尴尬的时刻。他亲自提拔、亲自任命的亲信和心腹高官,竟被一一证实为反贼。二十大之后、尤其今年以来,中共政坛持续震荡,高层人物接连翻车,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出事,从火箭军高层到战略支援部队高层;清洗,从国防部到总装备部(装备发展部);失踪,从外交部长秦刚到国防部长李尚福。政局之极度混乱和惊人动荡,惊呆世人,惊悚世界,至今没有停息的迹象。 此时此刻,对习近平来说,

习近平早几年就被中国网民封为“总加速师”,现在看来,这一封号乃实至名归。当习近平强行跨入第三个任期之后,中国经济加速滑坡,地方财政加速恶化,房地产加速爆雷,外资外企加速撤离,对外关系加速恶化,民众财富加速缩水,社会戾气加速累积…… 但习近平还在加速撒钱(中国网民所说的大撒币),这回在南非,为了“给金砖峰会指明方向”,他又大手笔撒下140亿美元:其中,40亿用作“全球合作和南南发展基金”;100亿用

恒大爆雷,碧桂园爆雷。股市低迷,人民币贬值,金融一团死水。外企一家接一家地撤离 。企业经营困难,失业节节攀升。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同时熄火。中国经济究竟怎么了?尽是坏消息。而今夏,祸不单行的还有,洪水滔天(实为人为泄洪),淹了华北,又淹了东北,毁了无数家园,败了无数农田,死亡数字更是一个无底洞。举世公认,中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连带拖累世界经济。 为何中国经济一败再败?或曰:为何习政权一败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