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川普對決習近平》第五章之二: 川普時代,台灣的機會(二)



川普內閣,親台派加反中派


而與親台派對應的,則是反中派。比如馬修·波廷格(Matthew Pottinger,台灣翻譯為博明),十幾年前,曾以記者身份駐北京。曾勇敢調查一名共產黨部長的腐敗行為,遭到中國警察逮捕,他回憶說:「我當時被一群中國警察圍住,就站在廁所里,看著我們的採訪筆記一頁頁被撕碎,衝進馬桶。」在一次調查中國公司向其他國家出售核燃料的情況時,在星巴克咖啡店裡,他遭到中國政府打手的迎面一拳。波廷格深有感觸地說:「在中國的生活可以告訴你,一個非民主的國家能對它的公民做些什麼。」還說道:「在中國的壓抑經歷點燃了他心中的愛國主義,令他對自己的國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波廷格隨後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轉戰伊拉克和阿富汗。


波廷格現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職,是川普政府內負責制定亞洲政策的最高官員。2017年,波廷格陪同國務卿提勒森訪問中國,並負責計劃首次川普-習近平會談。當波廷格聽到國務卿提勒森提到「相互尊重」與「合作共贏」這兩個中國政府慣用辭彙時,他在備忘錄中寫道:「在這些方面向中國讓步,會讓中國誤以為華盛頓已經接受了相關條件。」評論認為,美國政府一直缺乏像波廷格這樣有中國實地經驗的專家,他在美國政府的任職,有助於川普制定正確的中國政策。



貿易三劍客,劍指中國


主管川普政府對外貿易的,是被成為「貿易三劍客」的組合,都是反中的鷹派人物。三劍客齊亮劍,劍指中國。


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商務部長(Secretary of Commerce)

身爲億萬富豪,羅斯以收購和重整破產企業聞名,被稱為「破產大王」。曾讓Bethlehem Steel和Burlington Industries兩大製造公司起死回生。


羅斯早先是一個親中派,曾稱讚中國的五年計劃了不起。他曾參與四川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2016年選舉期間,他不贊成川普用中國「強姦」美國來比喻美中貿易。


後來,羅斯對中國立場逐漸轉變。他認為,美國製造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外國企業將低於國內正常價格的商品傾銷到美國市場,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傾銷。他指責中國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向世界市場上傾銷大量的鋼鐵和鋁。他認為,中國政府把操縱匯率當作攻擊美國的經濟工具。羅斯說,那些違反世界貿易規則的國家,雖然被處罰款,但美國卻未能收取「數以十億計」美元的罰金,這讓他深感「恐懼」。


另外,羅斯不相信中共官方公布的經濟增長數字。他從中國的各項消費數據推算,中國的GDP增長率應該在5%以下。嚴重虧損的中國國營企業,依靠國營銀行的貸款而存活。


被提名商務部長後,羅斯誓言,那些拒絕公平貿易的國家應當受到「嚴厲懲罰」。他批評中國政府嘴上講公平貿易,行為卻相反。羅斯把中國定性為「貿易保護主義最嚴重的國家。」


然而,川普對羅斯的提名,卻一度在國會受阻。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國會議員們質疑和顧慮的,恰恰是羅斯與中國的關係。原來,羅斯打算保留包括他的鑽石航運公司(Diamond S Shipping Group Inc.) 在內的數百萬美元的投資業務,而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資金來自中國外匯儲備)正是這家航運公司的共同投資者之一。批評者認為,羅斯與中國的這種聯繫存在潛在的利益衝突,會影響羅斯與中國打交道時的公正性。但,對中國態度已經轉變、並在川普政府中任職的羅斯,不大可能對中國客氣。


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Trade Council

經濟學家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被任命為新成立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

White House National Trade Council)主任。納瓦羅以了解、質疑和批評中國著稱,是知中派,也是反中派。Peter Navarro所寫的三本有關中國的著作,論據豐富,觀察準確,觀點尖銳,在美國暢銷。


《 即將到來的對中國的戰爭》(The Coming China Wars: Where They Will Be Fought and How They Can Be Won)是納瓦羅於2006年出版的著作。講述中國崛起帶來的中國擴張,分析中國在能源、環境、知識產權、軍事和地緣政治等領域與美國和其他國家可能爆發的衝突。日後的事態發展,證明了納瓦羅的分析力和預見力。


《死於中國之手:美國是如何失去其製造業基礎的》(Death by China: How America Lost its Manufacturing Base),2011年,納瓦羅和Greg Autry合著出版。


該書從貨幣操縱、不公平貿易、致人死命的有毒商品三個角度,展示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書中統計,中國的不公平貿易,導致5萬個美國工廠關閉、2500萬美國人失業。該書後來被製作成紀錄片,產生轟動效應。


《卧虎:中國軍事化對於世界意味著什麼》 (Crouching Tiger: What China’s Militarism Means for the World)》。納瓦羅的這部近著,出版於 2015年。該書從意圖、能力和戰略三個角度,分析了中國軍事崛起的意義。他認為,當今中國可能成為當年偷襲美國珍珠港的日本帝國的翻版。


寫作《卧虎》期間,納瓦羅採訪了三十多位頂級的中美問題專家。他不僅在書中採納了這些專家的大量觀點,而且還把這些採訪素材剪輯成了一部10集的同名紀錄片。《卧虎》出版後,獲得美國政治、和軍事專家的讚揚,他們認為,這本書,是對美國最大的戰略挑戰所做的清晰、全面和冷靜的描述。《卧虎》一書,被「環球主義者」(The Globalist)網站評為排名第五的年度最佳著作。


起用納瓦羅,是川普最大膽的任命。顯示川普與所有前任美國總統迥然不同,是一個標新立異、敢作敢為的勇者。納瓦羅獲得川普提名後,受到中國官方媒體的猛烈抨擊,足見對中共的刺激有多大。相關標題,諸如:


納瓦羅渲染「中美戰爭」 被稱「鷹派中的鷹派」- -新華網

鷹派學者進白宮,中美共損幾率增高- -《環球時報》


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 美國貿易代表(US Trade Representative)

時年69歲的資深律師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被任命為美國貿易代表,將領導美國的貿易談判。


1991年,萊特希澤曾受聘代理中國機構,與美國政府打官司。於是,當川普提名他為美國貿易代表後,美國參議院要求萊特希澤對當年代表中國機構作出解釋,得到國會的「特別豁免」後才能上任。


其實,作為職業律師,萊特希澤曾代表眾多美國和外國機構。並不損傷他的國家觀念。更多時候,萊特希澤嚴詞批評中國政府的違規貿易行為。


2010年,萊特希澤在國會聽證會的證詞中指出:美國政策制定者多年來的消極、忍受和放任,讓美中貿易赤字不斷增長,以至於,中國被廣泛認為是美國經濟的主要威脅。他說:「美國政策制定者應當嚴肅對待這些問題,而且在同中國打交道時需要採取更為強勢的方式。」萊特希澤批評中國未能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對此,美國需要採取強硬手段來改變這個局面,即便偏離世貿組織的規則。


2011年,萊特希澤在《華盛頓時報》上發表文章,讚揚Ronald Reagan總統限制進口日本汽車來保護美國汽車工業的政策,並批評中國政府通過「操縱貿易」使製造業的工作大量流向中國。他在文章中寫道:「允許中國長期操縱貿易,還如何能夠達成促進市場效率這一傳統目標?」


原來,萊特希澤曾出任雷根(Ronald Reagan)政府的美國副貿易代表。任職期間,美國通過配額和懲罰性關稅等手段遏制日本產品湧入美國市場。此外,萊特希澤還協助雷根政府還與日本、德國等五個主要貿易夥伴達成了1985年「廣場協定」,實現美元貶值,鼓勵更多外國企業到美國投資設廠。萊特希澤顯然想藉助他當年對付日本的經驗,來對付今天的中國。


川普的「貿易三劍客」誓言:在美中貿易中,不容再讓中國佔便宜。企業家川普上台,將一改「書獃子」歐巴馬的軟弱作風,儘快給美中巨額而長期的貿易逆差打上休止符。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