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7日,中共前总理李克强突然离世,立即在全国引爆悼念潮。从他的故乡安徽省合肥市,到主政过的河南省郑州市,数以万计、数十万计、乃至百万计的民众日夜排队献花、写满悼念卡。而在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主要城市、城镇、校园,都有不同程度的悼念和缅怀,或是一束花,或是一张卡,或是一条横幅,各地民众哪怕以游击快闪的方式,也要表达对李前总理的悼念或纪念。风行上海的万圣节,也充满了悼念李克强的元素。
这些场景,让把持朝政的习当局始料不及,也肯定把他们吓坏了。这让人们联想到1976年和1989年、前总理周恩来去世和前总书记胡耀邦去世的空气和场面,先后引发两次大规模的天安门事件。只因今日中共早已精于控制,拥有庞大的维稳队伍、林林总总的特务机构、以及遍布全国的现代化监视设备、互联网封锁等手段,才勉强把事态压制下来。否则,今次事态的重大冲击和演绎程度,绝不亚于1976年和1989年。
尽管如此,习当局肯定吓出一身冷汗。他们原先或以为,一位已经卸任的前总理去世,不会在中国社会激起任何风浪。试想,即便在二十大闭幕式上,习近平下令将前总书记胡锦涛强行架离出场,都不曾在中国社会掀起波澜……
但李克强去世,却立即引爆悼念潮。何以如此?至少有三大关键因素。其一,才卸任总理半年多的李克强,年纪尚轻,神清气爽,身形矫健,竟然因“突发心脏病”离世,让人难以置信、无法相信。无论当局怎样解释,或故作正常,留给世人的普遍怀疑却是:李遭谋杀。非正常死亡。背后有重大政治阴谋。于是,世人在震惊之余,更是愤慨,本能地为李克强抱不平,纵使对弄权者敢怒不敢言,却道路以目。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二,李克强以谦卑、勤政、亲民而著称,温和而开明的改革派形象深入人心。与高高在上、权力傲慢的那些人形成鲜明对照。人们曾为他过早离开政坛而惋惜,更为他突然离世而痛惜。对许多人而言,沉重,悲痛,落泪,饮泣,痛哭,都不足以抒发抒解内心深处的痛。
其三,李克强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改革开放的象征,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这位接地气的总理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李克强离去的背影,象征改革开放时代的终结。于是,他的突然离世,触动了每一个人的情怀和心事。人们本能地感觉到,一个更加黑暗的时代正在降临,前途凶险。
此时此刻,也有不同的声音。有批评者说,李克强任内没有多少作为。其实,并非他不想作为,是某种势力不让他有所作为。有批评者说,李克强是最弱势的总理,其实,他是逆流滚滚里的中流砥柱。正因如此,他才遭极左势力嫉妒、仇恨、排斥,必欲除之而后快。如果说李克强是最弱势的总理,试问,当下这位李强总理,又该如何定性?有批评者说,李克强也是共产党人,共产党的恶,他都有一份。此话宏观上或成立,但微观而言,身在一党专政体制内,敢说真话实话、真心惦记群众、忧心民族未来,仍属难能可贵。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又如何理解彭德怀、胡耀邦、赵紫阳等心中装有人民的少数中共领导人?
“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在千元以下。”这是李克强的大实话之一,在这个假大空登峰造极的年代,他简单的一句真话就戳穿了“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神话。“长江黄河不会倒流。”这是李克强对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人在干,天在看。”这是李克强对玩弄权术、不务正业的当权者的警告。
在民主和宪政暂时无望的中国,中国人微薄的奢望,至少保留改革开放。但就连这个“中间状态”— 改革开放,介于极端专制和民主宪政之间的中庸之道,也遭当权者无情毁弃。人们对改革派李克强报以好感、敬重,以至于同情、怀念,就不难理解。
毛泽东死亡之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李克强是首批考入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作为当代少数几个具有现代感的中共领导人之一,论权力斗争,李克强却败给了习近平。先不说中共内部复杂的派系斗争,习派和江派如何联手斗团派。简单而言,高材生败给了工农兵学员
,知识精英败给了红卫兵,改革派败给了文革派,洋共败给了土共。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2023年11月7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