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陳破空特約評論:今日緬甸,美中新冷戰的試驗場

自2月1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後,歷經幾天驚愕,緬甸民眾終於走上街頭,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抗議軍方政變,要求恢復民選政府。抗議的規模日益擴大,軍方則發出威脅,並加緊調動。考慮到該國歷史上,曾發生軍方大規模屠殺示威民眾的先例,比如1988年和2007年,國際社會非常擔心慘劇可能重演。軍方的鎮壓,可能從高壓水槍、橡皮子彈發展到真槍實彈。


緬甸民眾無懼軍方威脅,持續抗議,並發展到前往中共駐緬甸大使館門口抗議。他們的抗議標語表明了原因,其中兩幅標語一幅用英文寫道:“China, we know you are behind this!”意即:“中國,我們知道(政變的)背後是你們!”另一幅標語則直接用中文寫道:“停止幫助軍事政變”。


緬甸民眾抗議的是,中共不僅為軍事政變背書,而且就在民眾示威之際,中共緊急為緬甸軍方提供技術和人員,幫助軍方建牆封鎖互聯網。而軍方則在加緊炮製所謂《網絡安全法》,企圖效法中共,用封鎖互聯網的方式阻止民眾彼此聯絡,封殺民眾的抗議之聲。 美國方面先後推出兩項針對軍方的製裁措施。其一,凍結屬於緬甸民選政府在美國的10億美元資產,不讓軍方染指;其二,定向制裁包括緬甸軍頭敏昂萊在內的10名政變頭目和3個參與政變的團體。


美國要求北京譴責緬甸政變,後者當然無動於衷。但當緬甸民眾起而抗議,並抗議到中國駐緬甸大使館門口時,中共大使才勉強表態說:“目前的局面完全是中方不願意看到的。”並非不願意看到緬甸軍方政變,而是不願意看到緬甸民眾抗爭,更不願意看到緬甸民眾抗議中共。


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或者說,這是一盤明棋:中共支持緬甸軍方,為他們的政變和獨裁背書;美國支持緬甸人民,為他們的權利和抗爭站台。


這恰當地反映了美中兩個大國的價值取向和製度本質。作為民主大國,美國始終站在他國人民一邊,鼓勵他們實現或守護民主;作為專制大國,中共始終站在他國獨裁者一邊,鼓動他們復辟或死守專制。


世界無可避免地被分為兩個世界:以美國為首的自由世界、文明世界;以中國為首的專制世界、野蠻世界。儘管中共竭力迴避“冷戰”一詞,事實卻是,冷戰不僅沒有結束,而且還在升級,或者說,新冷戰再次降臨。即,中共取代蘇聯,成為共產主義或專制主義的最大堡壘,接力與美國和文明世界對陣。今日緬甸,瞬間淪為新冷戰的試驗場。


有幸的是,二戰之後民主陣營不斷擴大;而美蘇舊冷戰結束之後,民主化浪潮更是加速蔓延。如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民主國家,而獨裁國家淪為少數,且日漸凋零。中共雖然在經濟上成為暴發戶,綜合實力超過當年的蘇聯,但中共所能駕馭的同夥卻寥寥可數,遠遜於當年的蘇聯。


儘管北京可以通過金錢、賄賂等腐敗手段,讓少數或個別國家復辟專制,比如柬埔寨和緬甸,但這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片段逆流,或曰,舊制度的迴光返照,注定不會持久。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Recent Posts

See All
李强工作报告,一个数字和几个新词亮了

2025年3月,中共举行每天一度的人大、政协“两会”。总理李强虽早已被剥夺举行记者会的机会,但还有机会做政府工作报告。该报告照例是官样文章、党八股,冗长乏味,以至于不少代表在听报告时,捂嘴,垂头,打哈欠,打瞌睡。   但纵观李强的工作报告,几个数字和若干新词却引发外界热议。...

 
 
 
美俄谈判,习近平有心搅局,他能成功吗?

今年2月24日,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三周年。当天,世界展示了两个迥然不同的场景。在基辅,十几位欧洲领导人(还包括加拿大领导人)齐聚,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并肩站立,表达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在北京,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强调中俄是“患难与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真朋友。”...

 
 
 
跟特朗普硬打关税战,习近平底气何在?党国机密

上任后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今年2月4日开始,对中国商品加佂关税10%。这波加佂关税的直接原因,是惩罚中国向美国输出毒品芬太尼。换言之,与其说是关税,不如说是毒品惩罚税。   特朗普原定自2月1日起,不仅对中国商品加佂关税10%,还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加佂关税25%,...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