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陳破空特約評論:張戎筆下《宋氏三姐妹》:一部中國現代史的精彩縮影

馳名世界的華裔女作家張戎又有全新奉獻。這一回,她以獨特視角為宋氏三姐妹立傳。英文版書名:BIG SISTER, LITTLE SISTER, RED SISTER, Three Women at the Hear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中文版書名:《宋氏三姐妹與她們的丈夫:20世紀三位傳奇女子,一部動盪百年的中國現代史》,分別於2019和2020年出版。


寫完毛澤東和慈禧之後,張戎原本打算寫孫中山。但考究史料之後,她卻發現孫中山是一個只有政治野心、操守敗壞而乏味至極的人物,於是轉而寫宋氏三姐妹。三姐妹的丈夫們,包括孔祥熙、孫中山、蔣介石,反倒成了張戎筆下的配角。其實,作為感性而敏銳的女性作家,由張戎來寫宋氏三姐妹,再合適不過。


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現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三位中國女性,分別成為首富太太、“國母”、第一夫人,成就了一個世紀的驚人傳奇。有關她們的各類書籍已經林林總總、蔚為大觀,但像張戎那樣,挖掘隱秘而鮮為人知的史料,通篇做客觀書寫,貫穿真實、細膩、生動的故事,構成引人入勝的鴻篇巨制,堪稱獨一無二的上品。


長期以來,在中國大陸流傳有關宋氏三姐妹的“定性”,也是中共的宣傳:一個愛財,一個愛國,一個愛權,分別指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其實,僅其中一點,說宋慶齡愛國就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張戎書中,引用大量史料指明:宋慶齡變身狂熱的列寧主義信徒,並淪為共產國際的特工,如此極端的紅色信仰哪裡還有“愛國”二字?說得好聽一點,她相信的不過就是:國際主義,無產階級沒有祖國,即,反愛國主義。


在張戎筆下,曾經讓宋慶齡崇拜的孫中山從來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在陳炯明炮轟廣州總統府的險境中,孫中山竟然拋下妻子,獨自驚慌逃生,留下宋慶齡在總統府與50人的衛隊一起作為犧牲品,掩護孫中山逃離。而逃生到安全地帶後的孫中山竟無意救出宋慶齡,寧願讓她繼續成為誘餌和目標,吸引陳炯明所部的砲火。


宋慶齡歷經兩天兩夜噩夢般的自我逃生,後在嶺南大學校長鍾榮光的協助下,才終於被送到孫中山所在的軍艦上。宋慶齡對孫中山失望至極。後來,她對記者說了心裡話:“我沒有愛上他,我是遠距離的英雄崇拜,一個浪漫女孩的念頭……。”


這讓筆者想起劉邦,歷史上有名的壞皇帝。有一回被項羽軍隊追擊,危急之時,為了減輕馬車的載重量,劉邦竟將自己的一對親生兒女推下馬車,獨自逃生。劉邦後來雖當上皇帝,卻為此落下千古罵名。同樣應該落下千古罵名的,就是孫中山。這個因個人權欲野心膨脹失控、病急亂投醫而引進蘇俄紅禍外寇、竟被國共兩黨奉為所謂“國父”的近代人物。


相比之下,被指為獨裁者的蔣介石卻是一個好丈夫。他真心實意地愛宋美齡,而且很具浪漫情調。他把南京的一座山建成項鍊型的山頂別墅,贈給宋美齡,作為生日禮物,也是愛的見證。這是張戎書中首次披露的史料。張戎認為,相應地,具有美國情結的宋美齡在蔣介石的戒嚴時代,起到了一定的軟化作用。


孫、蔣之對比,不僅有孫中山是壞丈夫,蔣介石是好丈夫;還有孫中山親俄親共,蔣介石反俄反共。與之對應的宋慶齡和宋美齡,一個硬,一個軟。宋慶齡膜拜蘇聯,宋美齡熱愛美國。宋慶齡早年狂熱而晚年低沉,因為經歷了毛澤東文革的驚恐;宋美齡早年溫婉而晚年激憤,因為她無法正視蔣介石去世後台灣獨立民意的回歸。在所有這些方面,張戎對她們和他們的觀察和描述可謂精準。


張戎是卓越的傳記作家,也是傑出的文學家,文筆生動、細膩而優美,洋溢人性和人情色彩。比如,寫宋氏三姐妹,除了探究政治、思想和史實,張戎還用了不少筆墨描述三姐妹的生活細節,比如服飾。


婚禮當天,宋美齡的嫁衣:銀白色喬琪紗搭配蕾絲麵紗和橙花頭飾,融合了她的中西背景,而避忌了中國傳統的白色。蔣介石日記中記載當日的愛妻形象,充滿狂喜與深愛:“見余愛姍姍而出,如雲霞飄落。平生未有之愛情,於此一時間並現,不知餘身置何處矣!”


大姐宋靄齡的嫁衣,則是粉紅色緞面上面繡著深紅色的花朵,度蜜月時又換了一套蘋果綠金線繡鳥籠的款式。在張戎筆下,整個宋氏家族以宋氏三姐妹為主線,就是一部近、現代中國服裝的演繹史:從二十世紀初期波烈風格的繭型鑲滾毛皮大衣,到二十年代的鐘型女帽搭過膝短裙、三十年代的皮草脖圍、四十年代的明朗肩線

、五零年代的堅挺胸線剪裁,直到六十年代的迷你長裙……。


所有這些生活化的忠實記錄和生動描繪,不僅展現了宋氏三姐妹有血有肉、有情有愛、多姿多彩的鮮活人生,而且讓全書更具有審美的魅力、觀賞價值和可讀性。


張戎的《宋氏三姐妹與她們的丈夫》全書分五個部分:通往共和之路;三姐妹和孫中山;三姐妹和蔣介石;戰爭中的三姐妹;三個女人,三種命運。這樣的組合與濃縮,劇作般完整呈現的就是一部中國現代史,甚至,一部中美關係現代史。只不過,是以特殊的視角,透視特殊的人物:光耀史冊的宋氏三姐妹。


筆者出席了張戎在紐約舉辦的英文版新書發表會,正值大瘟疫襲擊世界的前夕,發表會受到紐約文化界熱烈捧場。後來,該書的中文版在台灣出版,因抗擊大瘟疫,包括筆者在內,很多人不知情或後來才知情。今特以此文,向廣大讀者推介,分享閱讀的喜悅。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Recent Posts

See All

今年11月中旬,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到旧金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借此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闭门会谈,以期缓和美中关系,但收效甚微。期间的一个重头戏,是习近平与美国工商界晚宴,原本有恢复美国商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挽回他们投资的用意,但因习近平的讲稿过于政治化、并无涉及招商引资,加上习神情紧张、举止僵硬、毫无亲和力,无法营造最起码的互动氛围而遭致惊人失败。 美国商界大佬如特斯拉的董事长马斯克等人

今年10月27日,中共前总理李克强突然离世,立即在全国引爆悼念潮。从他的故乡安徽省合肥市,到主政过的河南省郑州市,数以万计、数十万计、乃至百万计的民众日夜排队献花、写满悼念卡。而在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主要城市、城镇、校园,都有不同程度的悼念和缅怀,或是一束花,或是一张卡,或是一条横幅,各地民众哪怕以游击快闪的方式,也要表达对李前总理的悼念或纪念。风行上海的万圣节,也充满了悼念李克强的元素。 这些场

今年10月下旬,中共召开两月一次的人大常委会,宣布免去李尚福的国防部长职务,同时免去李尚福和秦刚担任的国务委员职务。后者已经于7月底被免去外交部长职务。习当局在李尚福失踪两个月之后,终于交代了他的下落。算是在一只靴子落地之后,另一只靴子也终于落地。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再次应验中国网民名言:所谓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习当局宣布免职李尚福,与免职秦刚有两大不同。其一,对秦刚的处理,分步到位,先是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