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不行了?習近平要拉着趙樂際一起退!李鴻忠危殆,其親信再遭抓捕。王岐山鹹魚翻身,又有舊部上位。王毅故意泄密,直接把老習賣了
- Blue Moon
- Jul 9
- 8 min read
Updated: Jul 12
今天是7月8日,星期二。今天的內容涉及到三個人物:中共高層的趙樂際、王岐山與李鴻忠。最近一直有人議論,說習近平想對趙樂際下手。根據的說法是:
因為趙樂際以前的弟弟——趙樂勤,在廣西當官時被習近平逼退。他曾任桂林市委書記,當時還兼任廣西省人大的副主任。前幾年,趙樂際與習近平之間曾有鬥爭,習近平透過「逼退趙樂勤」來對趙樂際發出不滿與警告。
後來,二十大結束後,出人意料的是,兩位老常委仍然留任:一個是趙樂際,另一個是王滬寧。這實際上被認為是對習近平妥協或妥善安排下的最終簽字結果。
今年以來,有關趙樂際與習近平之間關係的傳聞再次升溫。其中一件事情是:趙樂際弟弟趙樂勤曾任職的廣西桂林市,近期前後有四名官員落馬。這四人全都是趙樂勤的舊部。
按中共內部邏輯,去查舊部,往往是鋪墊,目標指向更高層級。如果真要查貪腐,那麼不只是趙家——習家也跑不了。但顯然事情沒那麼簡單。
今年最引發矚目的事,是在人大政協兩會召開時,趙樂際在閉幕式當天缺席。原本應由人大委員長趙樂際主持閉幕式,結果臨時改由副委員長李鴻忠主持——李是習近平的寵臣。這立刻引起各界熱議。
然而,就在閉幕式隔天,趙樂際又突然精神奕奕地出現,會見採訪兩會的媒體記者。
這出現兩種解讀:
一種說法是「習近平耍了趙樂際」,阻止他主持閉幕式,是想逼退他;
另一種說法則是「趙樂際耍了習近平」,臨時以「生病」為由撐住不出席,阻止習近平強推一些危險法案,尤其是針對台灣的法案。
據說,當時一些政治老人幕後介入,安排趙樂際缺席閉幕式,使某些決議無法通過。而趙樂際第二天精神抖擻地現身記者會,顯得毫無異樣,讓人懷疑這是一場政治操作。
這顯示出,中共高層的政治局面隨時都有戲劇性發展。圍繞這些事件,很多人認為:習近平千方百計要搞趙樂際。但也有另一種分析——這恰恰說明習近平要退了。
而在他退之前,他想把趙樂際也拉下來,陪著一起退。這其實是效法江澤民當年的做法。
當年,江澤民看到黨內仍有強勢元老與擁胡派,如喬石、李瑞環,都是鄧小平時代留下來的政治局常委。這些人多支持胡錦濤接班。
江澤民曾想廢胡立曾(立曾慶紅),但受到老常委集體反對,包括喬石、李瑞環、朱镕基等人。這些人共同保駕胡錦濤,江無奈,只能接受胡接班。但江也用了一些招數來「架空胡錦濤」:
保留軍委主席兩年;
在政治局與軍委安插自己人;
還有一招,就是提出「七上八下」原則,用來逼退黨內元老。
比如:
以年齡為由,逼退70歲的喬石;
自己則破格續任,不受年齡限制;
後來見李瑞環仍在,江又出手整肅。
這些手法,現在看起來,習近平可能正在複製。如果是胡錦濤上位、李瑞環還是老常委留任的話,那可不得了。李瑞環與曾慶紅曾經跑去日出過「七上八下」的規則,就是67歲可以留任,68歲就必須退休。
江澤民就利用這條,把李瑞環換下去了。他的邏輯是:「我江澤民可以下來,但我要把你李瑞環拖下來」,藉此讓胡錦濤雖然名義上上位,但實際上,江派在常委中仍占多數,江澤民便可繼續幕後操控。
這個戲碼,今天習近平正在照搬。盛傳習近平與趙樂際之間的鬥爭,正是這種「陪退」的延伸。習近平覺得自己:
要麼退軍而現了;
要麼可能整體退位;
或者健康惡化,不得不退。
那麼,他就想複製江澤民的模式:既然我退,趙樂際也必須退,讓你不能留下來牽制我的人馬。
第一個問題就是接班人。習近平寧可選擇丁薛祥——
丁沒有地方主政經驗;
是「大秘」出身;
容易操縱,缺乏獨立性;
屬於「習家班」嫡系。
這樣即使習近平退了,也仍可透過丁在背後繼續掌控。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其他常委不能留任。尤其是趙樂際這種政治老人推薦、具相對獨立性的常委,必須「一同退場」。
趙樂際是否江派?有人說他是江派,有人說他是團派。但事實上,他既非江派也非團派,而是政治老人公推的妥協人物。這讓習近平極為忌憚。
因此,我認為現在習近平的如意算盤,是全面複製江澤民的手法:
對趙樂際的處理,是江澤民式的「陪退」;
對繼任人的安插,則是毛澤東式的「安排過渡+隔代保位」;
一方面搞出一個「胡錦濤未遂」劇本,一方面又想製造自己的「曾慶紅」;
如此混合操作,無非是為保權、保人、保家族、保後路。
另一位引人關注的人物是王岐山。儘管王本人近期未公開露面,但他的舊部卻不斷得到重用。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
陳小江:王岐山中紀委時代的舊部,最近突然空降為新疆黨委書記。
現在又出現了另一位黑馬:周嘉儀,成為亞投行新任行長。
周嘉儀
「周」是左邊「皺」字旁,加一個耳朵旁;
「嘉」是加減的加;
「儀」是新款神儀的「儀」。
她的履歷如下:
原本是金融與財政系統的幹將;
是王岐山在金融與中紀委雙重系統的舊部;
王當中紀委書記時,把她延攬進中紀委;
2015年起,周嘉儀任中紀委駐中央外事辦的紀檢組組長,後來又任監察部副部長;
升任中紀委常委;
2018年王岐山轉任國家副主席後,周嘉儀返回財政部,任副部長;
但在二十大前後,因政治風向轉變,她被打發到全國政協任副秘書長,形同「冷藏」。
周嘉儀其實早被視為財政部長的最佳人選。但問題出在她與習近平心腹何立峰不合:
何立峰是福建系人馬,自稱「經濟沙皇」;但專業水平不被業界認可;對周嘉儀極度忌憚、妒忌;死死封住她的仕途;最後讓自己的親信藍福安當了財政部長。
如今,周嘉儀卻突然翻身,接任亞投行行長,顯然是背後有人運作——這個人,很可能是王岐山。
這是一場甜蜜的複仇,代表王岐山舊部再一次出現在舞台中心。這跟黨內政治風向、政治派係或政治生態的變化密切相關。習近平的權力示威下,習派的人無人可用,反習派的人,比如王岐山這些政治老人,逐漸獲得重用。
王岐山連續有兩名舊部被重用,顯示他在政治上仍有相當實力,不可小覷。特別是在政治老人陣營中,他能發揮影響力。王岐山和朱鎬基、溫家寶一樣,屬於改革派。
另一個人物是李鴻忠。前段時間,李鴻忠的舊部開始被整肅。自從胡錦濤的干將石泰峰出任中組部部長,介入中紀委權力並派全國巡視組之後,李鴻忠的人馬一連倒霉。
李鴻忠當年的「大秘」、二秘助手也遭殃:
• 曾任市委秘書長,後來調任山西省長的姓金官員,被石泰峰派巡視組查處,硬生生落馬。
• 李鴻忠的二秘,也就是市委副秘書長孫建華,今年3月被查處落馬。
• 天津市委組織部長周德瑞,也被視為李鴻忠的人事總管,今年同樣落馬。
這三人相繼被拿下,顯示李鴻忠局勢不妙。最新消息是:天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李鴻偉(公職系統局長)於7月5日官方宣布立案審查,落馬。這是對李鴻忠的進一步打擊和圍剿。
李鴻忠是黨內人見人厭、人人痛恨的人物。他極度肉麻地歌頌習近平,是個典型“令臣”,也可以說是“奸臣”。他把習近平稱為導師、領袖,還用「剁手」、「縱橫骨筋」等誇張詞彙大放。不僅如此,他還極力吹捧彭麗媛。
彭麗媛在天津成立了美國朱利亞音樂學院的分院,寫了封信祝賀。李鴻忠組織天津市委、市政府兩次學習“彭麗媛教授的重要指示”,甚至把彭麗媛稱為“教授”和“少將”,極力捧臭腳。這捧臭腳的行為,宛如文革中有人捧江青的臭腳一樣,極盡諂媚。
李鴻忠之所以捧彭麗媛,是因為他認為彭麗媛會當政治局委員。當時政治局25個委員中,故意留一個女性缺口虛位以待,意圖讓彭麗媛進入政治局。李鴻忠提前捧場,搶先立功,期望彭麗媛上位後對自己恩賞有加。他不惜以政治局委員身份,捧一個連中央委員都不是的人,捧到極致。
如今反習派開始發力,李鴻忠極有可能成為他們的重要打擊目標。李鴻忠舊部接連出事,從3月到7月連續跌落,事態嚴重。這些被查落馬的舊部,多是貪腐和賄賂問題。李鴻忠不可能獨善其身。
李鴻忠從湖北到天津升遷,期間表現強勢。他被稱為“躲筆書記”,不允許記者報道當地醜聞。例如,他禁止寫關於「鄧裕焦抗日事件」的報道,試圖掩蓋事實。這說明他本身很可能是個「髒官」或貪官。他的名聲很臭,甚至連《人民日報》的記者的筆都被他搶過來,堪稱典型的「躲筆書記」。
李鴻忠因敢於“遮醜”、敢反黨媒記者,受到了習近平的賞識,認為他有“黨性”,能為習近平“遮醜”。他對習近平極度捧場,搞個人崇拜,言辭肉麻,嚴重違反黨章。黨章明文禁止個人崇拜,但李鴻忠、劉寧、蔡奇等人卻對習近平大規模吹捧。
例如劉寧在廣西將習近平安排為黨代表,並透過「666票」高票通過,體現「支持核心、追隨核心、捍衛核心」。蔡奇也有類似的吹捧表現,雖然現在有所收斂,但仍時不時「耍兩把」。李鴻忠目前處於「看風向」狀態,講話中不提「兩確立」、「兩維護」等政治口號,但其舊部連續落馬,顯示其處境艱難。
反習派的勢力及李鴻忠的困境,中紀委的權力實掌握在石泰峰手中(胡錦濤的干將),巡視組的打擊主要針對李鴻忠的人馬。李鴻忠很可能走投無路,未來可能成為落馬的高級官員,成為反習派重點打擊對象。公眾對此類落馬事件的反應是“喜大普奔”,形像比喻是“巴掌都要拍爛”。
王毅在歐洲洩密事件及其影響,王毅在歐洲會見歐盟領袖時說:「中共無法承受俄羅斯失敗的後果。」這句話引起極大爭議和四方面不滿:
1. 歐盟不滿,因為歐盟正面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威脅。王毅言論暗示中共支持俄羅斯,難以安撫歐盟情緒。
2. 美國警覺,覺得中共借助俄羅斯抵抗美國,加深了美中矛盾。
3. 俄羅斯感到被利用和不敬,暗示它成了中共的「槍使」。
4. 烏克蘭強烈憤怒,發現俄軍使用大量中國產無人機和零件,指責中共支持俄羅斯侵略。
王毅的言論等於公開承認中共全面支持俄羅斯,刺激多方反感與質疑。王毅的洩密或無意,也可能是有意為之,暗示習近平權勢衰退及對俄羅斯政策的分歧。
黨內溫和派、改革派和反習派並不支持習近平對俄羅斯的單向支持。去年喀山金磚峰會期間,習近平向普丁表達了黨內反對和約束的壓力,暗示自己“不能全力支持俄羅斯”,但未來可能會全力支持。王毅言論揭露了習近平作為親俄派第一人的立場及黨內複雜權力鬥爭。
中歐峰會取消及習近平的狀態,原定於7月下旬的中歐領導人峰會,北京方面主動取消了部分重要日程。表面是報復歐盟,但也可能與黨內對習近平外交活動的限制有關,或因習近平身體狀況不佳。習近平如果主動減輕外交負擔,可能是「躺平修身養心」;如果是反習派限制,則表示習近平權勢進一步受挫。中歐峰會大幅縮水,反映習近平的權力和健康狀況的複雜變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