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世界都不了解中國人》第十四章之二:大一統痴迷症(二)

Updated: Jun 1, 2023


曾經是一個講信義的民族


中國人,或者說,漢人,曾經是一個很講信義的民族。春秋戰國,以及之前的時代,忠貞、信義、勇武的故事,俯拾皆是。


周朝取代商朝之時,有兩兄弟伯夷、叔齊,依然忠於商朝。他們認為自己是商朝人,不能吃周朝糧,於是避居首陽山,采野果為生。後來,有位婦人說:「你們很講義氣,不吃周朝糧,但這山上的草木,不也已成為周朝的草木了嗎?」兩人聽了,羞憤難當,竟絕食而亡。


春秋時代,鄭國國王鄭莊公的母親姜夫人,與鄭莊公的弟弟段合謀,要推翻鄭莊公。陰謀敗露,段被殺。鄭莊公對母親姜夫人憤然發誓:「不到黃泉,永不相見。」後來,鄭莊公開始思念母親,不免後悔,但又不能違背自己的誓言。後來,採納大臣穎叔考獻計:挖地直到泉水,然後在那裡建一間地下室,與母親相見。母子終於在「黃泉」相見,鄭莊公也算遵守了自己的誓言,做到孝信兩全。


曾參,是孔子最有名的72位門徒之一。有一回,他的妻子上集市,年幼的孩子吵着要跟去。曾妻便哄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母親回來,把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很高興,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曾妻回到家,見曾參當真殺了家裡一頭豬,大吃一驚。曾妻說:「我所說的,都是哄孩子的話,你怎麼能當真呢?」曾參嚴肅道:「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別人,尤其以父母為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不會再信任你!」


戰國時期,鄭國與衛國交戰,鄭國兵敗。衛國將軍庾公之斯率兵追擊鄭國將軍子濯孺子。這兩個將軍,都擁有一流的射箭技術。子濯孺子對駕車人說:「今天我發病了,不能持弓,必死無疑。」片刻後,又問:「追我的人是誰?」駕車人答:「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欣然道:「我能活了!」庾公之斯追上了子濯孺子,問:「先生為何不持弓?」子濯孺子回答:「病了,不能持弓。」庾公之斯嘆道:「我向尹公之他學射箭,尹公之他曾向您學射箭,我不忍心用您傳授的箭術反過來射您。話雖這麼說,但今日之事,是國君交付,我不敢不照辦。」說完,庾公之斯抽出箭來,在車輪上敲,敲掉箭頭,然後,做狀射了四枝空箭,返身回營。庾公之斯寧願放走敵人,也絕不恩將仇報。


戰國時代,諸侯征戰,勞民傷財。宋國倡議各國締結合約,結束戰亂,約期舉行裁軍盟會,多國響應,晉國誠意議和,派上將趙武出席盟會。但楚國宰相令尹子木心懷鬼胎,企圖乘盟會刺殺晉國上將趙武,並偷襲晉軍。是否前往盟會?趙武曾猶豫不決,但最後,他聽從了副手叔向的建議:「以信義待人,不惜以死報國。」毅然前往盟會。在盟會上,趙武處處禮讓楚國。結果,楚國感動,反而不再輕舉妄動。盟會取得成功。


戰國後期,秦國懸賞重金,通緝流亡燕國的秦國將軍樊於期,樊於期得知燕國勇士荊軻決意刺殺秦王,為了讓荊軻取信於秦王,樊於期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讓荊軻帶着自己的人頭,去面見秦王,以便近身刺殺。樊於期說到做到,當着荊軻的面,拔劍自殺。荊軻帶着樊於期的首級和一張燕國地圖,終於被秦王召見上殿。最後,刺殺並未成功,荊軻身死。但樊於期殺身成仁、荊軻大義大勇的壯舉,成為千古美談。


類似於上述的故事,在古代中國,不勝枚舉。筆者想要說明的是,對照當代的沉淪,中國人並非從來如此,更非一開始就如此。中國古人道德觀,至少有五個字的提倡:仁義禮智信。對這五個字所歸納的道德標準,今日中國人全盤背棄。


bottom of page